养生在身边中国最专业的食疗门户网站。为社会各界网民为客户提供更多更慢更慢食疗保健知识,涵盖食疗常识,食疗食疗,运动食疗,身心身心健康食疗方法,春夏秋冬冬夏食疗资讯等内容,是您身心身心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首页 >  运动养生 正文

茯苓的功效和好处

juzi 1970-01-01 08:00:00 运动养生 0℃

茯苓的功效和好处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茯苓的功效和好处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茯苓的功效和好处

2.?黄连汤活用辨治心悸

茯苓的功效和好处

 茯苓的功效和好处,茯苓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中药材,它对于人体有很多功效和作用,平时我们也可以将它泡水喝,对我们的身体有增加抵抗力的作用,下面我带你了解茯苓的功效和好处。

茯苓的功效和好处1

  茯苓的简介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 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茯苓的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jing,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四苓汤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剂。

  1、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2、茯苓薏米粥。

 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饼。

 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陈皮姜汁茶。

 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茯苓的作用

  1、利尿作用

  2、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对用试管法的抑菌试验结果是无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但水煎液无效。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4、抗肿瘤作用

  土茯苓简介

 土茯苓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

  生态环境:

 1、生长于海拔1800m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

 2、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

  资源分布:

 1、分布于甘肃(南部)、长江流域以南以及台湾、海南、云南等地。

 2、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3、在越南、泰国和印度 也有分布。

  土茯苓功效

 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

  土茯苓的服用禁忌

 肝肾阴亏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茯苓的功效和好处2

  云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滋补强壮身体

 云茯苓是一种具有滋补功效的保健食材,它含有丰富的天然多糖和茯苓酸,还含有一些脂肪酸和磷脂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除此以外微量元素钾磷铁等物质也是这种中药材中最重要的.存在,人们在服用它以后能尽快把这些营养吸收,可缓解体虚也能滋补强壮身体。

  2、预防癌症

 人们适量服用一些云茯苓,还能增强身体的抗癌能力,可有效预防癌症发生,因为这种中药材中含有的天然多糖和灵芝以及三萜类化合物都是重要的抗癌成分,能阻止人体细胞癌变,并能抑制人体内致癌物质的活性,它能让人体抗癌能力提高也能防止人类癌症病情恶化。

  3、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人类的高发疾病,在出现这种疾病后就要长期用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以预防为主,而云茯苓就是一种能预防高血压的常用药,它不但能促使人体内平滑肌振幅缩小,也能维持人体内部电解质平衡,并能净化血液,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从根源上防止高血压出现。

  云茯苓的禁忌

 云茯苓是一种具有明显利尿功效的中药材,而且它的利尿效果特别好,因此生活中那些本身就患有肾虚多尿,或者身体虚寒,华精还有气虚体弱的人群都禁止服用云茯苓,他们服用以后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云茯苓还禁止和米醋一起食用,两者相克,一起食有会危害人体健康。

?黄连汤活用辨治心悸

茯苓的功效与和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和作用,这种药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单纯地从功效上来说是很难说清好与不好的,这种食物经常出现在养生的食谱里,茯苓的功效与和作用,教你正确养生。

茯苓的功效与和作用1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呈黑褐色,里边是白色或者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者是赤松的根部。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是我国传统药材中非常重要的健脾利湿中药材,具体的功效如下:

1、利水消肿: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是中药中利水消肿的重要药材之一,可用于治疗各种寒热、虚实等原因所导致的水肿;

2、健脾止泻:茯苓能够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其擅长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的泄泻症状。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的功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茯苓的功效与和作用2

1、《药征》记载:茯苓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2、《伤寒明理论》记载:茯苓渗水缓脾。

3、《本经》记载: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4、茯苓治子宫肌瘤:茯苓、桂枝、当归、牡丹皮各180克,桃仁、赤芍、海藻、牡蛎、鳖甲各120克,红花75克,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各60克 共研细末,炼蜜和为桂枝茯苓丸,丸重9克,每服1丸,日3次,温开水送,持续服药1年,能使月经正常,肌瘤消失。

5、茯苓治心神失养:茯苓9克,酸枣仁15克,知母6克,川芎4.5克,甘草3克 水煎服,为酸枣仁汤。亦宜于虚烦不眠、心悸眩晕等症。

6、《儒门事亲》记载:茯苓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

7、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8、《德生堂经验方》记载:茯苓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

9、《本草衍义补遗》记载: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10、《局方》威喜丸 记载:茯苓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 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

黄连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功。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辛温下去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平调寒热,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而为君。半夏和胃降逆,桂枝温阳升清兼以解表,二药共用,可使升降复司,胃肠安和而为臣。人参、甘草、大枣补中益气,共奏扶正驱邪之功而为佐,诸药使寒散热消,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

该方临证大多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辨治,而笔者抓住其病位的「胸」,其病机的阴阳升降失调,其症的心中烦闷等,将该方应用于心悸辨治,收效良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抗心律失常作用;干姜能兴奋血管运动中枢,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桂枝有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党参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炙甘草、半夏提取物皆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笔者体会,凡心悸等心系病症见阴阳不交,升降失调,上热下寒者,皆可圆通应用该方,现举验案二则。

案一、心悸(心血管神经症, 发室性早搏)

赵某,男,34岁。阵发性心慌、胸闷20余天,2010年2月23日初诊。因心情郁闷,常熬夜,疲惫过度感心慌、胸闷20天,逐渐加重,发作 繁,动辄尤甚,严重时伴恶心、上腹部满闷不舒,医院诊为心律失常( 发室性早搏),服用西药和中成药治疗,效不明显而来求治。诊见:阵发性心慌、心跳有 发停顿感、胸闷,不时恶心伴上腹部满闷不舒,心烦,焦虑,口乾,自汗,无口苦,纳差,眠差,二便调,舌质暗,苔白厚中间黄腻,脉滑、促。心率88次/min,早搏20余次/min。四诊合参,辨证为厥阴病,寒热不调,阴阳失和,心神不宁。治宜清上温下,通阳益气,安神定悸,方予黄连汤加味:黄连、炙甘草、干姜各20g,桂枝、炒枣仁、茯神、生龙骨、生牡蛎、清半夏各30g,党参15g,灵磁石60g,红枣12枚(掰开),5剂。日1剂,水煎,昼3服,睡前1服。二诊:药后,心慌、胸闷、心烦、焦虑明显缓解,上腹部满闷不舒减轻,恶心消失,仍不时自汗,动辄有气短之感,上方加黄芪30g,五味子15g,继服10剂,诸症悉除。

按:该案患者心身过劳而致阳气耗损,气机郁滞,痰浊郁阻,阴阳不交,阳不得降而痰热扰于上,热留胸中,耗伤心气,上扰心神则发心悸胸闷气短,心烦焦虑不安;阴不得升而寒邪滞于中,则恶心、上腹部满闷不舒,总为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失常之证。故治以黄连汤重在升降阴阳之气,方中黄连主清胸中之热,该药有良好的除烦热、消痞满功效,既治心中烦悸,又治心下痞满。干姜通心助阳,「主胸满……温中」(《本经》)。桂枝既可交通阴阳以助升降,又能温寒邪。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化痰降逆,和胃消痞。炙甘草、党参、红枣益心气,和中焦,复常气机畅达,以助阴升阳降。加茯神、炒枣仁在于宁心安神,近代 中医临床家祝味菊谓其为强心治悸的对药,取其温阳和营,潜镇浮阳,养心安神之功。加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以潜阳纳气、镇心安神。二诊仍不时自汗,动辄气短乃心气不足较甚,加黄芪「补虚」,益心气,固表止汗;加五味子「主益气」,滋肾阴,生津敛汗。笔者临证辨治心悸时,常对证加以黄芪、五味子对药,二者既可补心气,升心阳,又能敛心阴,收心气,相得益彰。方证相应,故疗效彰显。

案二、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

胡某某,男,67岁。阵发性心慌、气短伴头痛1月余,加重5天。2010年2月28日初诊,有冠心病史5年。1月前,因感冒高热后出现阵发性心慌气短,热退后症状未减,且逐渐加重并伴头痛,在医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口服多种药物治疗,病情不稳定。5天前,诸症又因生气而加重,心慌、气短发作 繁,动辄加重,非常痛苦,求治。诊见:面色苍白,精神差,乏力,心慌、气短 发,阵发性头顶痛,动辄发怒,干呕,异常心烦、焦虑,无汗,无口苦,口乾,口渴;不欲饮,纳差,眠差,二便可,舌质暗,舌体胖大,苔白水滑,脉沉、缓。心率56次/min。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少阴、厥阴合病,寒热不调,阳虚寒盛,挟瘀饮,治宜清上温下,温经扶阳,祛瘀化饮,方予黄连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黄连、炙甘草、干姜、党参、炮附子(先煎1小时)各18g,麻黄、细辛各15g,桂枝、川芎、吴茱萸各20g,清半夏、茯苓各30g,红枣(掰开)12枚,5剂。日1剂,水煎,昼3服,睡前1服。二诊:心慌、气短明显减轻,心率62次/min。头痛基本消失,仍有心烦、焦虑、干呕,舌苔黄 ,脉滑,上方去麻黄、细辛、附子,加陈皮、枳实各15g,生姜30g,继服7剂,诸症消失。

按:患者久病阳气素虚,脉络瘀阻,又外感风寒之邪直中少阴,下焦阳虚寒盛,水饮内停,饮自下乘而心悸、头痛、干呕。又郁怒伤肝,气机失畅,郁而化火,扰及心神而心烦、焦虑异常。既有厥阴上热下寒,升降失调之证,又有少阴阳虚寒盛,饮瘀互阻之证,兼而治之。故一诊主以黄连汤辛开苦降甘益气,清上温下复升降,温中化水饮,通阳益心气。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化饮,鼓舞心阳,活血通脉,方中细辛还有开窍,「主头痛脑动……」(《本经》)之功。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主中风入脑、头痛……」,加之上行头巅以活血化瘀治头痛。吴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加之以治阴寒内盛,浊阴上逆巅顶头痛及干呕。加茯苓意在加强和中化饮,宁心安神之力。二诊仍有心烦、焦虑、干呕,苔黄 ,脉滑,有痰热扰心之象,故去麻黄细辛附子汤,加陈皮、枳实、生姜合黄连温胆汤意以化痰清心,除烦治呕。临床上,黄连温胆汤对心烦、焦虑、心神不宁属痰热者疗效甚好。经方与时方亦可据证相合,有是证则用是方,有是证则合是方,此亦经方的圆机活法。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与禁忌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应用

1.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配黄芩、大黄等,能治湿热内蕴之证。对湿热留恋肠胃,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黄芩、葛根等以治泻痢。

2.用于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配伍栀子、连翘等;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配伍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涂口,可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谷田梦(天然食品倡导者)解答:

茯苓是作为一种淡渗利水的药物,而利水主要用的是茯苓皮,而安神主要用的是茯神,全株的茯苓是有健脾利湿的作用的,从营养角度来说,茯苓它含有茯苓多糖、茯苓酸还有一些蛋白质和软磷脂,因而茯苓它也可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控制血糖,还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1、茯苓味甘、淡、性平,并且药用价值非常高,适当的服用一些茯苓,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用。另外,我们身体体质比较差的朋友们,在生活中经常食用一些茯苓,对于帮助我们大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也是很有帮助的,其实茯苓还具有保肝脏的作用。

2、茯苓功能利水渗湿,并且茯苓的药性是非常平和的,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如果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等等这些病症了,那么也千万不要着急,我们大家适当的食用一些茯苓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的。

3、另外,茯苓还具有非常不错的健脾的功效,并且渗湿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另外,适当的食用一些茯苓,对于帮助我们大家补肺脾,治气虚的效果也是非常 的,并且茯苓还可以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等等这些疾病的辅助,如果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这些病症了,那么,也是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茯苓来进行辅助的。

以上内容由谷田梦(营养更均衡,认准谷田梦)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茯苓的功效和好处”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

Tags: 功效 阴阳 作用 升降